
"Me"是一款将"健身"和"健康"两款App的数据进行了聚合、分析、展现的App,为用户提供了不一样的数据分析和展现方式,力求帮助用户更加便捷直观地追踪运动和健康数据。
各位咖啡馆的朋友们,大家好!我是Kookybread,一名设计师。去年7月开始,我用了3个月的业余时间,从零开始学习Swift,开发并上架了一款名叫 "Me-让健康更直观" 的App。
Me主要是聚合了"健身"与"健康"2款苹果官方App的数据,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分析与展现方式,可以帮助大家更加便捷、直观的追踪自己的运动和健康数据。
值得一提的是,Me提供了5种小组件,支持81种运动类型、7种健康类型。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,在iPhone的负一屏或者Mac上,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构建一个专属自己的个性化健康仪表盘。
说到灵感,其实更像是一个动机。
去年的3月份,我开始尝试跑步,企图让自己能瘦一点健康一点。
每次跑完步后,我总是好奇今天的跑步配速如何,最大摄氧量是否提高,体重是否有所下降。但是这些数据必须在"健身"与"健康"2款App之间来回的切换才能看到,觉得很不方便。虽然也尝试过其他运动App,但始终无法完全满足我的需求。
于是,我决定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,开发一款App。
如果要我给Me打分,虽然心里想给10分,但我会选择给6分。
理由很简单,10分是因为我从零开始,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功能,这种不断突破自我、实现目标的过程让我感到无比满足,有种已经做得够好了的错觉。
6分则是因为作为一名新手开发者,在数据处理、交互设计等细节上做得远远不够,所以我认为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
首先,我觉得必须要提到的肯定是ChatGPT。我之所以能从零开始,利用3个月的业余时间,完成了一款App的开发工作,主要就是因为GPT帮我写了80%的代码。ChatGPT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开发合作伙伴。
另外,经常用的App就是Coros,一方面是可以学习专业的运动软件是如何分析运动数据的,另一方面就是可以安排自己的跑步训练计划。
我的开发时间通常都集中在每天晚上8点到12点,在这段时间的开发过程中,总会觉得很疲惫,脑海中的思路也不是那么清晰,所以常常导致了Me的Bug横飞,哈哈。
然而,每当第二天清晨5点半,我开始晨跑时,一切似乎变得不一样了。
跑着跑着,我会逐渐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,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。正是在这些晨跑的过程中,我解决了许多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因此,对我而言,晨跑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过程,更是一种不一样的思考过程。
如果你对追踪和分析自己的运动或健康数据感兴趣,不妨试试Me。我希望Me能为你带来全新的运动健康分析体验,让你的健康管理更加直观和方便。